◎什麼是寫實主義?
在藝術上指對自然或對當代生活作準確、詳盡及不加修飾的描述。寫實主義摒棄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張細密觀察事物的外表。依據這種說法,廣義的寫實主義便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許多藝術思潮。以視覺藝術為例,在古希臘雕刻中,便可發現使用寫實主義手法所精確描繪的拳擊手及耄耋老婦。17世紀卡拉瓦喬(Caravaggio),荷蘭風俗畫家,西班牙畫家里貝拉(Jose de Ribera)、委拉斯開茲(Diego Velazquez)、蘇巴朗(Francisco de Zurbaran)及法國勒南(Le Nain)兄弟等人的作品,都近似寫實主義。18世紀英國狄福(Daniel Defoe)、費爾丁(Henry Fielding)及斯摩里特(Tobias Smollett)的小說,亦可稱為寫實主義小說。
然而寫實主義一直到19世紀中葉,才在法國作為一種美學原則被人們自覺地提出。事實上在1850~1880年間,寫實主義可說是法國小說和繪畫的主流。1826年,寫實主義一詞首先出現在《19世紀法蘭西信使》(Mercure francais du XIXe siecle)中。在該刊物中,寫實主義是基於藝術家對自然和當代生活所提供給他們的模型作真實和準確的描述,而不是模仿過去的藝術成就。法國的寫實主義倡導者一致摒棄學院派矯柔造作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認為藝術作品必須是當代的才能是生動的。他們試圖描繪中下階層、凡夫俗子、卑微小民及樸實百姓的生活、外貌、習俗、困境和其他大大小小的遭遇,而的確他們也忠實地重現出當代生活和社會中所有遭忽視的層面,包括當時的心理狀態、真實環境和物質條件等。
寫實主義曾受19世紀上半葉一些文化運動和新興事物的激勵,如︰德國的反浪漫主義運動,強調以平凡人物作為藝術主題;孔德的實證哲學,強調以科學方法研究社會,即社會學的重要性;新聞業的興起,以準確冷靜的態度記錄時事;攝影術的發展,能以機械器具重現物體外貌,極度逼真。這些運動和新事物皆激發了對當代生活和社會作精確反映的興趣。
資料來源:
◎ 中國的藝術傳統中有沒有寫實主義?
我不能很直接斷定,中國的藝術傳統中,是否有無寫實主義的存在;在某些方面來看,我認為是有的,相反地,在某些時候我覺得沒有。
因為中國的藝術傳統的美學中,是將「意境」當作最高準則,在沒有絕對的虛實之間,很難有像西方寫實主義所描寫的,在日常生活、自然中,將事物外表細密觀察,逐一精確的描繪;在中國的繪畫中,畫家的主觀意識較為強烈,在畫面上常出現畫家所想要突出的部分。當這一部分的準則在畫面中出現時,我會比較傾向,中國的藝術傳統中沒有寫實主義。
在另一方面,當我看到書本上某些繪畫、雕刻時,卻又讓我感到困惑,因為他將之繪以精細,刻以生動,在較久遠的作品中是如此,看似也很符合所謂「寫實主義」的標準,但是否真是如此?年代如此的久遠,是否真的是被忠實紀錄下來的描述?有些到現在,我們還是以「神話傳說」的角度來看待,在這之中也模糊了,我對於中國傳統藝術中,有無寫實主義的看法;但在某一小部分,我發覺,它可以是符合「寫實主義」的,如果以廣義的寫實主義來說,它有「對自然或對當代生活作準確、詳盡及不加修飾的描述」,至於到底要描摹的多精細,那又會是另一項條件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