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叢書》之《北野武完全手冊》朝華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內容簡介:
《北野武完全手冊》全面介紹了北野武的作品和生平,是大陸唯一的一本關於北野武的書。有作爲導演的北野武、作爲編劇的北野武、作爲演員的北野武、作爲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北野武、作爲作家的北野武、作爲畫家的北野武。重點介紹了許多北野武迷所熟知的電影背景和不爲大陸觀衆所熟悉的事件和資訊,無愧於“手冊”之說。
相關書評:
王家衛看北野武
在我最早接觸到《兇暴的男人》時,演員身分的北野先生就很讓我感到驚訝,因爲他的存在感實在是太突出了。從那之後的《奏鳴曲》起,我就開始注意起導演身分的北野武。從頭到尾,北野武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個只要人往旁一站,就能被編成一個故事的人。真希望他有天能在我的電影裏占上一角。什麽?你問我在哪種電影裏?當然是黑道片了(笑)
在觀賞北野先生的作品時,我總會感到一股“異常濃厚的日本味”就是那種和我小時候曾經在日本往昔的名導演作品裏看到的共通的味道。舉凡在成瀨巳喜男的《浮雲》、增村保造的《刺青》、黑澤明的《蜘蛛巢城》與《羅生門》、鈴木清順的《殺戮烙印》(我個人認爲這部電影該由北野先生主演才是)這類電影裏所彌漫的氣氛,在北野先生的作品裏也感覺得到。與其說是他讓我想起這些作品,不如說是讓我親身感覺到這種氣氛要來得恰當。好比最近市面上販賣的罐裝空氣,這種空氣的目的不是它有什麽特別的效果,不只是要讓人感覺到那種氣氛嗎?同樣的,北野派的電影就是能讓人嗅到那股日本的氣氛。
我出國的時候不不常到觀光客聚集的地方,反而喜歡在普普通通的小巷子裏鑽來鑽去,北野武先生的作品正好給了我這種在日本的小巷子裏鑽來鑽去,從內側觀察到日本生活百態的印象。我隨家人在六0年代初期移民到香港時,剛開始住在一個酒吧彙集的區域,常看到的人便是外國軍人和酒家小姐。在我們住的房子裏,四個房間裏有三間是酒家小姐住的。所以當我在觀賞《壞孩子的天空》時,感覺到電影裏的城市像極了我童年眼中的世界。
日本導演之北野武
北野武(Kitano Takeshi),1947年生於東京,藝名彼得武(Beat Takeshi),是80年代日本著名相聲演員,1983年第一次作爲電影演員出演著名導演大島渚執導的影片《耶誕節快樂,勞倫斯先生!》,1989年導演處女作《兇暴的男人》其後相繼導演了《3-4×10月》(1990)《那個夏季,最寧靜的誨》(1991)、《小奏鳴曲》(1993)、《大家都在幹什麽?》(1995)、《壞孩子的天空》(1996)和《花火》(1997)《菊次郎的夏天》(1998)。是九十年代日本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一。
也許再也沒有其他的日本電影能像北野武的影片那樣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感覺上完全自由奔放地製作了。舊日本電影界的那種固守起、承、轉、結的傳統劇作方式的做法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係。同樣,舊日本電影界固守的那種傳統的基本導演技巧、攝影方式及剪接方法也都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係。
同時,舊日本電影界那些“試圖製作新電影的革新派電影人”企圖全面否定與破壞那些傳統方式的做法也與北野武的影片毫無關係。北野武的影片中沒有那種做作、僵硬的辨明誰是誰非的架勢。
在近百年的歷史中,舊日本電影界一直以大電影公司的製片廠爲中心製作影片。對於這種代代相傳的正統電影製作體制,大概北野武根本就不知道,也不關心。他一開始就與那種“羅囉嗦嗦”的東西毫無關係。因此,他不會全面否定也沒有必要破壞那種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當然,迄今爲止他也看過爲數不少的電影。既有外國電影,也有日本電影。或許他曾經非常自由地通過感覺來識別他認爲“真有趣”的東西和他認爲“拍得真差”的東西,並把它堆積與儲存在自己的感性中。其實,這與經歷其他各種各樣的人生體驗、工作、遊戲和惡作劇時是完全一樣的。
不久,作爲一個人的他,成爲了一名喜劇演員,與他人搭檔說相聲,受到了歡迎。他還在電視和廣播中出演搞笑節目、短劇和猜謎活動,作爲演員參加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甚至當廣告片模特。他還因個人事情引發的事件成爲人們議論的話題,他既寫隨筆也寫小說,還會畫畫.在此延長線上,他於1989年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以北野武的真名導演了影片《兇暴的男人》Violent Cop。
這是其他導演策劃由彼得武主演的一部根據一位元劇作家的劇本來掐拍攝的刑警片。但是,那位導演打了退堂鼓,就這樣,北野武也當上了導演。與當喜劇演員、說相聲、出演電視、廣播、電影和廣告、寫隨筆和小說以及畫畫時完全一樣,北野武在執導影片時完全忠實於自己的感性。
但是,正因爲這應該是舊日本電影界的專業導演拍攝的作品,是由專業劇作家寫的劇本,由舊日本電影界的攝製組成員集體支撐的影片,所以不難想象,他要按照自己的感性走,自由奔放地製作和自己相適應的影片,也存在相當的阻力。作爲導演處女作,肯定也有不足之處。其結果,一部看上去試圖摧毀日本電影界的製片模式的、專橫無理的暴力刑警片完成了。既便如此,“日本新電影出現!”的聲音仍相當高漲。
1990年的《3-4x10月》是北野武親任編劇、導演,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一部影片。這部作品在棒球隊一位元小夥子和他的夥伴的故事中摻雜了暴力團。雖說如此,但在北野武的影片中,這種故事的框架並不太重要。即興攝影的多次運用。對突發性暴力的描寫産生的衝擊、北野武團隊成員與專業演員共同出演、令人不可思議的角色分配所産生的一種失調效果的趣味...這些交錯在—起,創造出了一個儘管不定型有些粗糙,但非常有感覺上的自由性的奇妙作品、一部大放異彩、摧毀了作品平衡論的、奇妙的“不平衡作品”。
1991年的影片《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是北野武策劃、編劇、導演和剪接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他沒有扮演角色。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年輕的聾啞衝浪選手與他的聾啞女朋友在海邊渡過一個夏季的故事。因此,影片中幾乎沒有對話,只靠影像來推進。通過即興攝影産生了一個自由的牧歌世界,還有突然出現的奇妙的影像噱頭,以及很不自然的悲劇式的結尾。看了這部作品,讓人感到北野武電影的原點說不定是法國的雅克·塔蒂編劇、導演和主演的影片《我的舅父》。
1993年的影片《小奏鳴曲》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作品。北野武將自己的感性擺在最優先位置上,依靠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從這部影片開始,突然有了一種流暢均勻的—體感。這部影片講述了暴力團幹部及其嘍羅去沖繩後被捲入一場對抗的故事。然而這部影片也是一個奇妙的小結,稱得上是彼得武及其團隊的夥伴們在沖繩的孤島上歡度暑假的影像記錄。最後一場戲散發出混亂的悲觀主義。
1995年的影片《大家都在幹嗎?》Getting Any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和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出演的另一部作品。北野武以往的作品都以外景拍攝爲主,而這部影片不知爲什麽以拍攝製片廠棚內的景爲主,是一部實驗性的、類似小故事集的、下流的動作喜劇風格的影片。因此,造成影像世界人爲的向內封閉。十分遺憾,這成了他的最差的一部影片。
1996年的影片《壞孩子的天空》Kids Return是北野武編劇、導演、剪接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沒有出演的第二部作品。這部影片描寫了二流高中的兩名遊手好閒的學生那種令人不可思議的逃學生涯。在影片中拆射出的恐拍是北野武自己的青春時代。本來劇本的感覺是,這部影片描寫了年輕人踏上了新的人生,是一部勵志片。然而,通過即興攝影自由拍攝的結果,令人意外,成爲一部“雖然還年輕,但您是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年輕人”的作品。在此,散漫放肆的自由與混亂的悲觀主義又同居於一部作品中。
1997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的第七部作品《花火》HANA-BI朝我們走來。這是北野武編制、導演、剪接,並以彼得武的藝名主演的一部影片。經歷過多次探索之後;北野武的影片達到了一種精煉的成熟。多多運用即興攝影的電影製作方法所産生的一種破天荒的趣味性,雖然仍是自由奔放的,但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作品世界。
彼得武和岸本加世子扮演的男女主人公總是沈默寡言,臺詞不多。對暴力的描寫都是瞬間突發的,極其簡潔。以北野武團隊成員爲主體的演員陣容也創造出一種實實在在的一體感。每個人都演活了自己的人物。零星出現的噱頭並沒有浮於形式,而是釀成有深意的幽默。不定型的粗糙和感覺上的自由保持了絕妙的平衡,構成了輕鬆愉快的新影像世界。
尤其是北野武親自畫的那些畫出現在畫面中,取得了很好的影像效果。大杉漣扮演的刑警遭槍擊負傷後只能坐在輪椅上了,妻子離他而去,他十分孤獨,在主人公的勸說下開始學畫畫,這個設定十分傑出。通過他畫畫的形式,北野武那一幅幅將花擬人化的色彩美麗鮮豔的圖畫隨著戲的進展剪接進影片中。它支撐了整個作品的影像世界,的確有效。
彼得武和大杉漣二人與一群年輕人駕車疾駛的開場戲,開始人們還以爲是暴力團的中堅幹部及其嘍羅們,當人們明白他們其實是資深刑警及其部下後,影片産生了一種強烈的幽默。不久,人們又明白了原來那都是回憶中的戲,並且知道了彼得武扮演的主人公如今已失業,爲金錢所因。岸本加世子扮演的妻子似乎患上了不治之症——白血病。
彼得武在現實生活中因摩托車事故負傷的身軀所具有的那種有點可拎的形象和他作爲中年失業刑警的生活感,被巧妙地糅合到影片中。影片的風格是,將現實鏡頭的推進和對突然插進的極其複雜的回憶鏡頭的處理,非常自然地搭進整個作品的流程中,創造出一體感。北野武的影片確實又登上了一個階梯。
渡邊哲扮演的廢鐵廠老闆和他那位紅頭髮的怪女兒登場時的噱頭沒有浮於表層,而是産生了可笑的幽默,這種效果也說明了北野武影片的成熟。不久便到來的結尾戲中,那種強烈的悲觀主義被寓意深刻的人類讚歌所裹住;這怎麽說都是很好的。
這是一部有著全新的影像感覺的日本電影,人們看後留下的印象是,其實這樣的日本電影也還是很好的。北野武的影片之所以能被外國人很好地理解,大概是他能夠依據他自身的純真的感性來自由創作的緣故,也是因爲這比任何東西在國際上都更具有普遍性。這種影像感覺具有國際力量,所有的人憑直感都能理解。它不是其他國家的影片,是亞洲國家日本的影片,是日本人製作的影片,是有著獨特魅力的影片。
而北野武不喜歡自己的評價、演出、人氣被固定,所以日日求變。在97年的威尼斯影展中,北野武道出“下一部的作品,會類似尋母三千里的故事情節,沒有暴力。”自從1989年的出道作品《兇殘的男人》以來,北野武的演出破壞了現今的電影文法,臺詞和說明的極端精簡,造就了他各人新的魅力“削落的美學”。就像主角所表現“暴力重復”的心態一樣,這些以藍調爲基本的影像,讓“北野式藍調”馳名世界。即使這種樣式已經建立,他能依照97年威尼斯影展的承諾,製作了《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這樣一部有別以往風格,充滿風趣和感動的溫馨作品。
《菊次郎的夏天》所訴求的是“回歸溫柔”。《菊次郎的夏天》中排除了北野武演技的最大魅力“突發性之暴力”,故事的展開如同“尋母三千里”般,結局、過程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標準情節,北野武以此來將自己束縛。也就是說這個企劃的開始是到目前爲止,自己所公開討厭的要素,全部肯定吸收。對於以往的寡言、暴力,這一次的多話和搞笑將是令你我歡樂感動的絕妙的刺激要素。
對於這些新鮮的變化,北野團隊的工作人員,攝影師柳島克明、照明師高屋齋將在《花火》被世界所肯定的“北野藍調”,再生轉換成“夏日的新綠”,音樂監督久石讓也製作出讓你我感動的“高透明度”的心靈樂曲,將這一部電影的溫馨意境提到最高點。
北野武的最新作品《兄弟》Brother又是一部集編導演于一身的影片,同時也將是他電影生涯中規模最大的一部影片,該片由日本北野事務所與英國的Jeremy Thomas of Recorded Picture Company (RPC)公司合拍,製作費1000萬美元,取景地在日本東京與美國洛杉磯,1999年11月21日在日本東京開機,2000年1月轉移到美國洛杉磯拍攝,計劃2月中旬封鏡,預計在2000年末20001初首先在日本公映 。
此片拍攝的最初構想形成於1995年《大家都在幹嗎?》之後,摩托車事故後一段時間,大體雛形已形成,1997年《花火》獲威尼斯金獅獎後,北野武與英國RPC公司主席Jeremy Thomas就此片的合作拍攝取得了初步共識,此後雙方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認真而有意義的溝通,《菊次郎的夏天》完成後,準備工作便有條不紊地開始進行中了。1998年法國戛納電影節《菊次郎的的夏天》記者招待會。北野武向記者們公佈了《BROTHER》的拍攝計劃。
北野武——狂列的溫柔
看到朋友送來的〈北野武完全手冊〉,抑不住內心的喜愛和激動,終於有了全面介紹這位我非常仰慕和喜愛的電影人的書了,我想,這也是更多北迷所期待的。
北野武是一個不斷從反差與矛盾中尋求平衡與再突破的導演。世界上大概很難再找到另一個像他這樣風格鮮明,但每部新作卻仍能叫人驚喜的電影作者,或者也因爲如此,他才能挺過時代潮流的迅速篩汰,而持續以優異的作品鞏固聲名,還能屢創佳績。
北野武作品之所以與衆不同,在於他對不同質地素材的大膽混揉,捏羧出具強烈衝擊感的觀影情緒。他的影響與作品精神,似乎沿襲著日本文藝的傳統風格:冷靜克制,收斂壓抑。反映在柳島克己的攝影中,呈現出蒼涼淒清的冰冷 視覺印象。然而,北野武的另一面,卻絲毫也不傳統,他並不在乎作品是否有開闊的人文視野,反倒多以豐富的橋段設計來營造小品式的感觸,並且時而充斥著暴力美學或荒誕笑料,在久石讓濃郁卻旋律性極強的配樂中,碰撞出強烈的節奏感與現代感。柳島克己的冷與久石讓的暖,兩者奇妙的交融,似乎正代表著北野武的獨特性。 北野武的傳統與反傳統還不至於此呢!他執著于細支末節的描繪,卻勇於精簡刪裁情節場面的鋪陳。他對於死亡的近乎瘋狂的迷戀,卻喜愛以輕佻的喜感點破陰沈的悲緒;他的作品中總有深邃的溫柔情感,但他卻可以回避或淡化,使之既炙熱濃郁,又舒緩細緻。
以暴力驚狂初試啼聲
北野武從1989年開始他的電影生涯,駭人的暴力似乎是共通印象,1."那個兇暴的男子"是他擔任導演的處女作,他也在片中扮演一個兇暴的警察,以瘋狂的暴力手段解決一切社會的不正義與罪惡。2."三比四X十月"是真正有他自己編導的創作,描述一個總的不到肯定的女子,決心對壓迫它的黑道分子進行報復,於是跑到沖繩去購買黑槍,並得到一個前黑幫混混相助,甚至最後不惜與仇敵同歸於盡。這兩部初試啼聲之作,讓北野武在影迷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獨特的"暴力印象",然而他的第三部作品卻讓熟悉他的人全摸不著頭腦。
他的夏天,他的海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仿佛是北野武作品風格的大逆轉,一段聾啞男女的青澀戀情。乾淨,似乎是最直接的印象。暴力似乎銷聲匿迹。北野武用近乎單調的鏡頭,描寫這對男女與衝浪的故事,他們無聲的情感,透過如此稀薄的色彩,正有著恰到好處的清晰度,有著朦朧的美。 4."奏鳴曲",他早期的暴力美學重回銀幕,但夏天與海的美好記憶卻揮之不去。"奏鳴曲"是一首黑幫挽歌,首尾呼應的是黑社會之間的暴力樂章,而夾在中間的是輕鬆歡呼的抒情曲調。北野武對暴力與死亡的迷戀,對英雄主義的怪異崇拜,對暴力場面的冷靜,對陰冷色調的偏好,構築出獨特的風格,成就他作品中的又一次巔峰。
再度出軌與征服世界
在"奏鳴曲"中將他個人風格作了一次華麗的總結後,北野武開始了另一次的顛覆:他讓戲劇高效演員身份極至發揮,而嘻鬧得近乎失控的"一起搞吧?"讓人看的幾乎昏厥,緬懷青春成長記憶,幽默又感傷的"壞孩子的天空"雖然非常清新討好,但是在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日本電視通俗劇,然後他97年的作品"花火"終於讓他一舉打開了全世界的窗口。
贏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傑作"花火",象徵著一種溫柔又華璨的壯烈,描寫一個硬漢警察爲了對同僚的義,對妻子的情,鋌而走險強銀行,最後自我瞭解的故事。這部作品的情節和他的處女作有一點相似,將他既溫柔又狂烈的情感和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致。
深入內在的私密情懷
北野武在自己的最新作品菊次郎的夏天中扮演一個無業混混,受老婆的指使帶著一個男孩到鄉下去找媽媽,一路上兩人培養出如父子般的情感,彌補了男孩尋親不遇的遺憾,北野武在這個通俗故事中挖掘出如他父親般傳統的日本男性的性格特徵,也隱約的透露出他私密的回憶與體驗,加上他擅長的幽默逗趣,實在是不能錯過的好片子。
從狂暴,幽靜,嬉笑,感傷,淒美璀璨到甜俗溫馨,善變的北野武下一步要變成什麽或許已經不會再讓人驚奇了。但絕對是會讓人期待並且得到滿足的。
(藤井樹 )
北野武完全檔案資料(以電影相關事項爲主軸)
1947
1月18日生於日本東經都足力區。父親菊次郎爲油漆匠,母親名爲Saki,在家中排行老么,有2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1962 3月進入明治大學工學部就讀。
1967 大二時輟學,在新宿混嬉皮。
1972 搬住淺草,在牛肉場FRANCE座當電梯人員,一面準備往演藝界發展。在荻本欽一的師傅深見千三郎的門下學習掌故,傳承了痛貶僞善者的藝風。
1973 結實了FRANCE座的演員兼子二郎(Beat Kiyoshi),組成相聲搭檔Two Beats。取藝名爲Beat Takeshi。
1975 初登小螢幕,參加朝日電視臺《敵對大爆笑》的演出。
1976 在NHK的相聲比賽中獲得優秀獎。
1980 因富士電視臺的《THE MANZAI》等綜藝節目而大受歡迎。
1981 擔任日本放鬆的廣播節目《日本通宵》的DJ。
初登大銀幕,參與《垃圾堆候鳥》的演出。接著又參與《MANON》的演出。在《就是這股勁!》中首次擔綱。
1983 參與《俘虜》的演出,演技受到極高評價,並獲得每日電視臺競賽男配角獎。
在TBS《昭和四十六年 大久保清的犯罪,戰後最大連續女性誘拐殺人事件》中飾演最佳男配角獎。
1986 對於12月9號寫真周刊的八卦報導感到憤怒,率領子弟兵“Takeshi軍團”前往講談社,由於對編輯部人員施暴而被逮捕。也就是所謂的Fraidy事件。後來安分了7個月。
1989 8月初執導演筒,自導自演《兇暴的男人》。叫座又叫好。
1990 主演小水一男執導的《摘星》,並擔任製作人。
9月發表所執導的第二部作品《3-4*10月》。獲頒日本電影導演協會新人獎獎勵賞。
1991 10月發表所執導的第三部作品《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獲得藍帶獎最佳作品獎,導演獎。
1993 6月發表所執導的第四部作品《奏鳴曲》。發表原作,主演作品《教祖誕生》。
1994 8月在深夜騎機車滑倒受到重傷,右頰等多處骨折。修養7個月沒有上電視。雖然顔面神經麻痹等後遺症持續了好一段時間,讓人擔心他是否能重返舞臺,但他仍戴著眼罩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1995 2月發表了第一部喜劇片《一起搞吧!》。這是第五部作片,在車禍發生前就以完成。
4月發表了在車禍發生前殺青的美國片《捍衛機密》(JM)。
1996 7月發表所執導的第六部作片《壞孩子的天空》。獲得藍帶獎最佳導演獎。
10月在東京國際影展中,經由蓮實重彥,山根貞男等企劃舉辦《電影導演北野武國際研討 會與回顧》。 侯孝賢,Thierry Jousse,Tony Rayns,蓮實重彥,山根等人都參與了研討會。
1997 9月,他所執導的第七部作片《花火》在威尼斯影展中獲得了金獅獎。
12月在京都影展中舉辦了特別研討會“北野武與學生對談”。
1998 1月《花火》公開上映。 同年執導了《菊次郎的夏天》。
2000 執導了《兄弟》
2002 執導了《玩偶》一片。
北野武作品年表 (電影作品)
81年:《垃圾堆候鳥》
《MANON》
《就是這股勁!》
82年:《夏天的秘密》
83年:《俘虜》
《十樓的蚊子》
85年:《苦中作樂》
《夜叉》
86年:《誰要看漫畫雜誌!》
88年:《姐禦》
89年:《兇暴的男人》(兼導演)
90年:《摘星》
《3-4*10月》
《剪不斷理還亂,那就是愛》
91年:《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負責導演/企劃/劇本/剪接)
92年:《修羅傳說》
《魚裏的戴奧辛》
《情色關係》
《鋼珠Masa yan》
93年:《奏鳴曲》(導演/劇本/剪接)
《教祖誕生》(兼原著)
95年:《一起搞吧!》(導演/劇本/剪接)
96年:《捍衛機密》(JM)
《GONIN》
《壞孩子的天空》(導演/劇本/剪接)
《花火》(導演/劇本/剪接)
98年:《菊次郎的夏天》(導演/劇本/剪接)
2000年:《兄弟》(導演/劇本/剪接)
2002年:《玩偶》(導演/劇本/剪接)
主要的連續劇演出作品
81年:《二零三高地》
82年:《刑警你好》
83年:《The Suspense淫亂的女神》
《昭和四十六年 大久保清的犯罪 戰後最大連續女性誘拐殺人事件》
84年:《求學諫言》
85年:《武君 嗨!》(原作)
《周一劇場 惹人討厭的老頭》
《耶酥的方舟被稱爲耶酥的男人與19個女人》
86年:《周三戲劇特集戀子的每一天》
《續武君嗨!》(原作)
88年:《周六戲劇特集戀子的每一天》2
《淺草小子beat Takeshi》(兼原著)
《男人的衝突!》
89年:連續劇23《Beat Takeshi殺人事件》
《Beat Takeshi殺人事件2失落的魔人傳說》
特別企劃《美空雲雀物語》
90年:《Beat Takeshi的痛快時代劇蛞蝓長屋捕物行動》
《浮浪雲》
時代劇特別企劃《忠誠藏》
91年:《周五劇場 金的戰爭來福槍殺人魔事件》
93年:《說得耶和華的證人與拒絕輸血事件》
(供稿:朝華出版社)
資料來源:中國網 2004年8月18日
留言列表